2020年3月9日 星期一

趙孟頫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趙孟(1254年-1322年),子昂松雪道人別號鷗波水精宮道人等。中國吳興(今浙江湖州,宋室後代。元代官員書畫家。其妻為元朝畫家、詩人管道昇。元朝畫家王蒙外祖父
        趙孟頫鮮于樞鄧文原,並稱元初三大家。趙孟頫以行書楷書最為著名,他主張遵從古法,認為書法應用筆為上,所以勤摹古人探究筆法。主張將「晉書的風情神韻化入精謹森嚴的唐法」。王羲之對他影響最大。他在中國書法史中有兩大貢獻,其一是振興章草,章草的復興雖不能歸功他一人,但趙的影響力卻不可小視,當時書法家多數受他影響,愛寫章草。其二是振興小楷,在宋人當中,堪稱用力最勤
        趙孟頫出身於宋朝宗室(宋太祖第十一世孫,宋太祖第四子秦王趙德芳後代),宋孝宗的兄長趙伯圭的玄孫。宋亡後,辭官返回故鄉吳興閒居。至元23年(1286年)經程鉅夫推薦出仕元朝,授刑部主事,於北方遊宦十年。至元末到大德初,仕宦江南。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,榮祿大夫,世稱「趙承旨」。死後晉封魏國公諡文敏趙孟頫在詩、書、畫、印上皆有很高造詣。詩作有《松雪齋集》。書法上精通行書、楷體,獨創「」,對後代書法藝術影響很大篆刻以「圓朱文」著稱;畫法上也有獨創性,首次提出書畫用筆相同的理論
趙孟頫的畫作題材廣泛:山水、人物、動物、花鳥、竹石無所不有,其後各代幾乎無人能超過他。他前期的畫作設色獨到,即「絢麗之極,仍歸自然」。後期多作淡墨畫近乎白描


柳公權

         
柳公權(778年-865年),字誠懸,京兆府華原縣(治所在今陝西省耀縣)人,唐朝官員,大書法家。柳公權是顏真卿的後繼者,但惟懸瘦筆法,自成一格;後世以「顏柳」並稱,成為歷代書法楷模,有「顏筋柳骨」之說。他的作品有玄秘塔碑、神策軍碑
        在二十九歲時,柳公權進士狀元及第。以秘書省校書郎為起家官。李聽在夏州,徵召他為掌書記。唐穆宗即位,柳公權奏事。他的書法受到穆宗青睞,穆宗說:「我於佛寺見卿筆跡,思之久矣。」即日拜右拾遺,充翰林侍書學士。歷穆宗、敬宗、文宗三朝,封河東郡公,累官至太子少師,世稱「柳少師」,卒於任上。
        柳公權的書法在其生前即負盛名。當時公卿大臣家碑板,不得柳公權手筆者,人以為不孝。外夷入貢,皆別署貨貝,曰此購柳書,民間更有「柳字一字值千金」的說法。他的書法結體遒勁,而且字字嚴謹,一絲不茍。在字的特色上,初學王羲之,後師顏真卿,以瘦勁著稱,所寫楷書,體勢勁媚,骨力道健,以行書和楷書最為精妙。也由於他作品獨到的特色,因此,柳公權的書法有「柳體」之稱,唐穆宗嘗問柳公權用筆之法,公權答:「用筆在心,心正則筆正。」穆宗為之動容。唐文宗曾對柳公權書法,感嘆道:「鐘王(鍾繇、王羲之)復生,無以加焉!」
       柳公權的楷書布局務求嚴謹,講究稜角,轉折時筆鋒瘦但線條十分剛硬,大有斬釘截鐵之態勢。此外,柳體楷書在「橫畫」的粗細輕重變化頗為強烈,如長橫畫之中間線條輕細,但尾端收筆則需重按、短橫畫的運筆則採粗短厚實,十分講究線條的變化與筆鋒應用。「平捺」中起筆「一波四過折」的書寫法也是柳體的特色。(含「平捺」的字即「辵部」字,如「道」、「遠」或「逵」等)
資料來源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9F%B3%E5%85%AC%E6%AC%8A
圖片來源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9F%B3%E5%85%AC%E6%AC%8A

顏真卿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顏真卿(709年-785年),字清臣,雍州萬年縣(今陝西省西安市),祖籍琅邪郡臨沂縣(今山東省臨沂市),唐朝政治家、書法家。其楷書與歐陽詢、柳公權、趙孟頫並稱「楷書四大家」
       顏真卿琅琊顏氏後裔,北齊黃門侍郎顏之推的五代孫。父顏惟貞,任太子文學。真卿少年喪父,由母親殷氏(殷踐猷之長妹)撫養長大。「少好儒學,恭孝自立。貧乏紙筆,以黃土掃墻,習學書字,攻楷書絕妙,詞翰超倫」。開元二十二年(734年)進士,充當河西隴左軍城覆屯交兵使,天寶二年(743年)前去洛陽訪張旭。歷任殿中侍御史、東都畿採訪判官,轉侍御史、武部員外郎。御史吉溫出於私怨陷害御史中丞宋渾,顏真卿敢於諍言:「奈何以一時忿,欲危宋璟後乎?」因遭到宰相楊國忠排斥,出任平原郡太守(今山東省平原縣)。顏真卿估計到安祿山有可能謀反,一方面增修城池,集訓兵士,囤積糧食,另一方面整日與賓客泛舟飲酒,以放鬆安祿山的疑心。
        顏真卿出生在家學傳統的家庭,先輩中有不少古文字學家、書法家。顏真卿少時家貧缺紙筆,用筆醮黃土水在墻上練字。顏真卿書法初學褚遂良,後學張旭,50歲以後才形成剛勁、雄渾的顯著風格。其書品與人品頗為貼合。宋人推崇顏真卿的人品,好學顏體。在蘇軾、黃庭堅看來,顏真卿繼承了王羲之的變法精神,是唐朝書法的改革家。
正楷端莊雄偉,氣勢開張;行書遒勁有力,人稱「顏體」,與柳公權並稱「顏柳」,有「顏筋柳骨」之譽。蘇軾曾說:「詩至於杜子美,文至於韓退之,畫至於吳道子,書至於顏魯公,而古今之變,天下之能事盡矣。」著作有《自書告身》《祭姪文稿》等。後人編有《顏魯公文集》
顏真卿傳世的作品比較多,著名的墨跡據說有138種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9%A2%9C%E7%9C%9F%E5%8D%BF

歐陽詢


        歐陽詢(557年-641年),字信本,潭州臨湘縣(今湖南省長沙市)人。隋末唐初官員,唐代四大書法家。他的楷書有「楷書極則」之譽,成為後來學習書法者經常模仿的對象
        歐陽詢生於557年(南朝梁梁敬帝太平二年),是陳朝大司空歐陽頠的孫子。13歲那年,任廣州刺史的父親歐陽紇舉兵反陳,失敗被殺,全家為此而受到株連。歐陽詢因年幼而倖免於難,被他父親的舊友中書令江總收養,並督教他經史、書法。歐陽詢聰敏勤學,讀書數行同盡,少年時就博覽古今,精通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和《東觀漢記》三史後出仕隋太常博士。唐高祖李淵未顯貴時,多次交遊。李淵稱帝後,升遷為給事中。
        歐陽詢的書法最初仿效王羲之,但不囿於一家
        歐陽詢的書法學自王羲之父子參以隸法,勁險刻厲,於平正中見險絕,自成面目,世稱「歐體」。
武德七年,歐陽詢奉詔與裴矩、陳叔達修撰《藝文類聚》100卷。書成後,得到賞賜帛二百段。唐太宗貞觀初年,歐陽詢升為太子率更令(因而又被稱為歐陽率更),弘文館學士,封渤海縣男。八十五歲時辭世。
常見歐書碑刻有:
《九成宮醴泉銘》楷書,是歐陽詢的代表作學歐書多以此為範本,魏徵撰文,唐太宗貞觀六年。公元632年)立碑。書法嚴謹峭勁,不取姿嵋之態。
《虞恭公碑》全稱《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》,也稱《溫彥博碑》:楷書,書此碑文時,已80高齡唐大宗貞觀十一年(公元637年)立碑。為唐太宗昭陵諸碑之一,碑文三十六行,每行七十七字,清楚的字約有八百多字。
《皇甫誕碑》全稱《隋柱國左光祿大夫宏議明公皇甫府君之碑》,也稱《皇甫君碑》:楷書,是歐陽詢年輕時的作品,無立碑年月,碑藏於陝西西安
《化度寺塔銘》全稱《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》:楷書,是歐陽詢得意的作品唐貞觀五年(公元631年)立。
《全唐詩》錄歐陽詢詩三首:其一為:
道失
已惑孔貴嬪,又被辭人侮。花箋一何榮,七字誰曾許。不下結綺閣,空迷江令語。雕戈動地來,誤殺陳後主。
第二首:嘲蕭瑀射
急風吹緩箭,弱手馭強弓。欲高翻復下,應西還更東。十回俱著地,兩手並擎空。借問誰為此,乃應是宋公。
據《太平廣記》:「唐宋國公蕭瑀不解射,九月九日賜射,瑀箭俱不著垛,一無所獲。歐陽詢作詩嘲諷。」
第三首,《與歐陽詢互嘲(無忌嘲詢)》,起因是長孫無忌先作詩嘲笑歐陽詢瘦(或醜):
   聳膊成山字,埋肩不出頭。誰家麟閣上,畫此一獼猴。
歐陽詢反唇相譏:《與歐陽詢互嘲(詢嘲無忌)》
   索頭連背暖,漫襠畏肚寒。只因心渾渾,所以面團團。
因歐陽詢的「只因心渾渾」攻擊太過,引起唐太宗不悅,制止道:「詢豈不懼皇后聞耶?」

2020年3月2日 星期一

王鐸

王鐸(1592年-1652年4月28日),字覺斯,一字覺之,號嵩樵、十樵、石樵、癡庵、東臯長、癡庵道人、煙潭漁叟、雪塘漁隱、癡仙道人、蘭台外史、雪山道人、二室山人、白雪道人、雲岩漫士等,河南孟津縣(今河南孟津)人,世稱「王孟津」,明末清初官員書畫家
         王鐸幼時家境貧寒,「不能一日兩粥」,母親陳氏曾將陪嫁的「釧珥鏈柎鬻之市,以供朝夕」。聰穎慧敏,十八歲就學於山西蒲州河東書院,明天啟二年(1622年)成進士,任翰林院庶吉士、編修、少詹事,累擢禮部尚書。南明弘光朝任東閣大學士、次輔
        順治九年(1652年),三月十八日病逝於孟津,諡文安。葬於偃師縣城東山化鄉石家莊村南。
王鐸博學好古,能作詩、寫文章,兼能繪畫,開創一代書風。他曾說:「畫寂寂無餘清,如倪雲林一派,雖有淡致,不免枯乾贏,病夫奄奄氣息,即謂之輕秀,薄弱甚矣,大家弗然。」「以境界奇創,然後生以氣暈,乃爲勝,可奈造化。」尤擅書法,姜紹書《無聲詩史》稱「行草書宗山陰父子(王羲之、王獻之),正書出鍾元常,雖模範鍾王,亦能自出胸臆」,學米芾幾可亂真[1],有《琅華館帖》、《擬山園法帖》,諸體悉備,以草書功力最深,林散之稱其草書爲「自唐懷素後第一人。」有「神筆王鐸」之譽。

順治三年(1646年)作《漁舟蕭閑圖》(收入《歷代名賢畫粹》)、《西山臥遊圖》(藏山西省博物館);順治六年《書畫合璧圖》(藏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),是年五月作《枯蘭復花圖》(藏蘇州市博物館);順治七年(1650年)作《雪景山水圖》,(收入《支那名畫寶鑒》)、《崇山蘭若圖》(藏北京博物館);罷官後《蘭石圖卷》(收入《新版世界美術全集》)、《山水卷》(《支那名畫寶鑒》)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7%8E%8B%E9%90%B8_(%E5%A4%A9%E5%95%9F%E9%80%B2%E5%A3%AB)

張旭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張旭(約675年-約750年),字伯高,吳郡吳縣(今江蘇省蘇州市)人,唐朝中期書法家,唐朝開元年間官至常熟尉,後又為金吾長史,世稱「張長史」。工於書法,有「草聖」之稱。
         唐朝留有不少關於張旭的記載,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他在酒後靈感來時,甚至於會激動到用頭髮書寫作品。張旭的傳世作品有《古詩四帖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郎官石柱記》、《悲清秋賦》、《自言帖》、《肚痛帖》等等。其中《古詩四帖》的內容包括了詩人庾信的《步虛詞》二首,詩人謝靈運的兩首詩:《王子晉贊》、《岩下一老公、四五少年贊》,共40行。高28.8厘米,寬192.3厘米、寫在五色紙上。現藏中國遼寧省博物館。他的作品在曾得到唐文宗李昂的喜愛、列為「三絕」之一。 當時唐朝還有另一位較年輕的、同樣擅於草書的書法家懷素,也喜於醉後書寫作品,與他有「顛張醉素」的俗稱流傳於世。

張芝

張芝(?-192年),字伯英,中國書法家,張奐之子。[1]東漢敦煌郡淵泉縣(今甘肅安西縣東)人。擅長草書,曹魏書法家韋誕稱他為「草聖」。所以歷史上稱他為「草聖」,其書法被稱為「今草」。
他的草書精勁絕倫,張芝的章草系學杜操、崔瑗[4],但又有所創新,成為今草。他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,並不是容易得來的。他臨池學書,池水盡黑。梁代庾肩吾在《書品》中說:「張芝工夫第一,天然次之。」王羲之推崇鍾繇、張芝兩家,狂草大師懷素承認從二張(張芝、張旭)得益最多。

趙孟頫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趙孟 頫 (1254年-1322年), 字 子昂 , 號 松雪道人 , 別號 鷗波 、 水精宮道人 等。 中國 吳興 (今 浙江湖州 ) 人 ,宋室後代。 元代 官員 , 書畫家 。其 妻為元朝畫家 、詩人 管道昇 。元朝畫家 王蒙 之 外祖...